第1188章 十五年后-《唐朝好地主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两边的路口河边码头,有标准的轨道车厢,从船上卸下来的货物,一车车的装好,然后就可以按顺序发车运输,通过轨道运到另一边的路口码头,再装运上船,然后运往长安。
    若没有这些轨道,丹灞道根本转运不过来,这段陆路,就会狠狠的堵塞丹灞道。
    这条路是日夜不停的。
    路边排列着许多灯柱,一到晚上,就会挂上灯笼,让夜晚也不停歇。
    甚至因为这繁忙的交通运输,现在这条十里长的路两端码头,都成了一座十分兴旺热闹的商业集镇。
    十里路边,也出现许多商铺客栈等。
    最多的还是一家家的修车行。
    马车坏了,直接推进岔线,让出轨道,然后立即有修车行过来修车,方便快捷。
    中午。
    爷俩散步回来,饭已经做好了。
    今天吃的是李璟兄弟几个做的饭,在野地里挖的行军灶,架上行军锅,有捕到的鸟,也有钓到的鱼,还有猎到的兔子,以及采摘的野菜蘑菇等,饭是用竹筒烧的竹筒饭。
    虽然看起来不是那么好看,但这些菜却很有野炊的感觉。
    李超不嫌弃,还挺喜欢。
    崔莺莺她们倒也只是象征性的吃了点,李家的队伍很大。这一行护卫有八百,反正是不愁安全的。李璟他们兄弟,都还各自有一支自己的伴当队伍,全是些年轻的少年。
    “这鲫鱼汤烧的还不错,让我想起了当年头次去河北打仗的时候,那时正是冬季,军中缺粮,也没什么新鲜肉食蔬菜。于是我就带人去河里捕鱼,然后炖鱼汤煮鱼吃。”
    附近就有小镇,也有干净舒适的客栈,不过李超还是喜欢沿路这样露宿野营,感觉非常有意思。
    李璟他们也早就习惯这些了,基本上每年,李超都会带他们在京郊踏青郊游,春天踏青郊游,夏天野营,秋天有时甚至会去武当山。
    十二三岁的男孩子,正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,带着各自的伴当们,玩的很潇洒。反倒是李越这个叔父,跟李璟他们有些生份了,而且很多地方都不如侄子们。
    “好几年没回灞上了,也不知道那里如何了。”
    老爹叹声气道,他老家扬州,但当初落户灞上,也是有感情的。
    只是这几年,他都在自己的燕北封地,每年入京朝集,也是来去匆匆,并没空回长安和灞上。
    “灞上挺不错的。”李超笑道。
    如今宁民县已经又和玉山、蓝田县合并,整个灞上现在都合为蓝田一县。
    在朝廷刚从长安迁离那几年,当时天下大灾荒,朝廷衙门和官员、士兵以及其家眷及许多勋戚、大户迁离,确实让长安一下子冷了下来。
    但这些年朝廷制度的长安以西粮食不出关政策,以及朝廷的关陇河朔开发移民,兼之丝绸之路的兴旺,还有后来西域的收复,使得长安,又迅速成了大唐西部的顶级城池。
    成为了西部中心。
    长安又迅速的充实和繁华起来。
    至于紧邻长安的蓝田灞上,则更胜往昔。
    第(2/3)页